送陳德俊歸天台

· 鄭真
前朝冠冕認貂蟬,勁正堂深月滿天。 共睹甘棠存舊笏,從知汗竹有遺編。 衣冠幸際千年盛,禮樂須徵百代傳。 珍重先公曾撰述,殷勤儗寄白雲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冠冕:古代帝王、官員戴的帽子,這裏指官職。
  • 貂蟬:古代官員帽上的裝飾,這裏指高官。
  • 勁正:剛正不阿。
  • 甘棠: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比喻賢人遺留下來的美好影響。
  • 舊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持的手板,這裏指舊時的官職或官員。
  • 汗竹: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裏指歷史記載。
  • 遺編:遺留下來的著作或文獻。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這裏指士大夫階層。
  • 禮樂:禮儀和音樂,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撰述:寫作,著述。
  • 儗寄:準備寄送。
  • 白雲邊:指遠方或隱居之地。

翻譯

前朝的官職榮耀如同貂蟬般顯赫,那剛正不阿的堂宇深邃,月光灑滿天際。 我們共同見證了賢人遺留下來的美好影響,如同甘棠樹般長存,舊時的官職和官員彷彿還在眼前。 從歷史記載中我們知道,還有許多遺留下來的著作和文獻。 幸運的是,士大夫階層正逢千年的盛世,禮儀和音樂這些文化遺產需要傳承百代。 請珍重先公曾經撰寫的著作,我殷勤地準備將它們寄送到遠方的白雲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前朝官員的敬仰和對文化遺產的珍視。詩中通過「冠冕」、「貂蟬」等詞語描繪了前朝官員的顯赫地位,而「甘棠」、「舊笏」則象徵着他們遺留下來的美好影響和歷史記憶。後兩句強調了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並表達了對先人著作的珍視和傳承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