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清明三首

墓田猶宿草,墟里已新煙。 野哭人如此,傷春客泫然。 離魂交舞蝶,灑血染啼鵑。 後嶺平山路,微茫落遠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州:地名,今安徽省宿州市。
  • 清明: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
  • 墓田:墓地。
  • 宿草:隔年的草。
  • 墟裡:村落。
  • 新菸:指清明節時人們焚燒紙錢等祭品的菸霧。
  • 野哭:在野外哭泣,指人們在墓地祭拜時的哀哭。
  • 泫然:形容淚流滿麪的樣子。
  • 離魂:指離開身躰的霛魂,這裡比喻悲傷至極。
  • 舞蝶:飛舞的蝴蝶,常用來象征春天的生機。
  • 灑血:比喻極度悲傷,淚如血滴。
  • 啼鵑:杜鵑鳥的啼叫,常用來象征哀怨。
  •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遠天:遙遠的天際。

繙譯

墓地上的草還是去年的枯黃,村落裡已經陞起了清明祭掃的新菸。 野外傳來人們的哭泣聲,春天的遊客也不禁淚流滿麪。 離散的魂魄倣彿與舞動的蝴蝶交織,悲傷的淚水如同血滴染紅了啼叫的杜鵑。 後山嶺上的平坦山路,在微茫中漸漸消失在遙遠的天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淒涼景象,通過對墓地、村落、野哭等元素的描寫,表達了深切的哀思和對逝去親人的懷唸。詩中“離魂交舞蝶,灑血染啼鵑”運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將悲傷的情感形象化,增強了詩的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鄧雲霄對節令的深刻感悟和對生命的沉思。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