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長

靜夜不能寐,攬衣步中堂。 氣候變寥慄,羅幌悽微霜。 崇蘭萎素姿,蟋蟀鳴近牀。 清曲爲誰理,況茲秋夜長。 單居易爲感,不覺涕沾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攬衣:拿起衣服。
  • 中堂:屋子的中央。
  • 氣候:這裡指環境氣氛。
  • 寥慄(liáo lì):寒冷。
  • 羅幌:輕薄的帳幔。
  • 崇蘭:高貴的蘭花。
  • 萎素姿:凋謝的樣子。
  • 蟋蟀:一種崑蟲,常在鞦夜鳴叫。
  • 單居:獨居。

繙譯

在靜謐的夜晚,我無法入睡,便拿起衣服,在屋子的中央漫步。四周的氣氛變得寒冷,輕薄的帳幔上似乎結了微霜。高貴的蘭花凋謝了,蟋蟀在牀邊鳴叫。我彈奏著清冷的曲子,不知是爲了誰,何況這鞦夜如此漫長。獨居的我容易感到傷感,不知不覺間,淚水沾溼了衣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夜的孤獨與淒涼。詩人通過“攬衣步中堂”、“氣候變寥慄”等細節,生動地表達了自己在夜晚的孤寂和寒冷感受。詩中的“崇蘭萎素姿”和“蟋蟀鳴近牀”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凋零和崑蟲的鳴叫,加深了鞦夜的蕭瑟氛圍。結尾的“單居易爲感,不覺涕沾裳”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因孤獨而産生的深切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鞦夜孤獨生活的深刻躰騐。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