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虞美人草
白鶴峯前逢野老,手掛灼灼一花好。
穠妝豔質自天然,雲是虞姬原上草。
一枝一葉如披甲,兩葉一花相間插。
隊間容隊伍容伍,絕似項王用兵法。
憶昔項王垓下時,楚漢雌雄尚未知。
項王百戰誇百勝,淮陰之戰多用奇。
三十萬兵集陣厚,孔將軍左費軍右。
漢王旗鼓在中權,絳侯柴軍俱在後。
紛紛殿後屬遊兵,繞圍三匝楚歌聲。
四隊騎兮亡兩騎,楚業冰消漢業成。
一泓恨血灑原隰,天亡之數何嗟及。
只今煙雨裛花枝,猶似帳前人飲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灼灼:形容鮮明、明亮的樣子。
- 穠妝:濃妝,指妝容濃重。
- 虞姬:項羽的寵姬,傳說中的美女。
- 垓下:古地名,位於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東南,是楚漢戰爭的重要戰場。
- 淮陰:古地名,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韓信的故鄉。
- 孔將軍、費軍:指漢軍中的將領。
- 絳侯、柴軍:指漢軍中的將領。
- 遊兵:指散兵遊勇,非正規軍。
- 匝:環繞一週。
- 原隰:原野。
- 裛:沾溼。
翻譯
在白鶴峯前偶遇一位野老,他手持一朵鮮明耀眼的花朵。這花妝容濃豔,質樸自然,據說它是虞姬墓上的草。每一枝葉彷彿披着鎧甲,兩片葉子間插着一朵花。它們排列有序,宛如項王用兵的陣法。
回憶起項王在垓下時的情景,楚漢之間的勝負尚未分明。項王百戰百勝,淮陰之戰更是奇謀頻出。三十萬漢軍集結成厚重的陣型,孔將軍在左,費軍在右。漢王的旗鼓位於中權,絳侯和柴軍都在後方。紛紛殿後的遊兵,圍繞着楚軍三週,楚歌聲四起。四隊騎兵中損失了兩隊,楚國的基業如冰消雪融,漢國的基業則得以建立。
一腔恨血灑在原野,天命所歸,何其無奈。如今煙雨中,花枝沾溼,彷彿帳前的人在飲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虞美人草的形態,巧妙地融入了楚漢戰爭的歷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項羽英雄末路的哀思。詩中「一枝一葉如披甲」等句,以草喻兵,形象生動,展現了項王用兵的嚴謹與壯烈。結尾處的「煙雨裛花枝,猶似帳前人飲泣」,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對英雄悲劇命運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