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黃太史

東風吹綠□洲草,上林百囀新鶯早。佩馬朝天響玉珂,玉堂何限春風好。 春風迢遞遍天涯,餘吹披及野人家。門前漸覺蓬蒿長,徑裏還開幾簇花。 甕頭春釀醅初熟,手挹葛巾時自漉。作者無過白與陵,半酣歌詠歡不足。 鸕鶿杓,鸚鵡杯,一生懷抱此時開。開懷不但春風好,爲喜文章落上臺。 文章世所羨,況複詞垣彥。鳳闕鸞臺不可親,片言華袞相鮮新。 奎光夜夜燭滄海,惟應遙憶玉堂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風:春風。
  • :使植物變綠。
  • □洲草:此處可能指某種水邊的草。
  • 上林:皇家園林。
  • 百囀:形容鳥鳴聲婉轉多變。
  • 新鶯:新來的黃鶯。
  • 佩馬:佩帶馬飾的馬。
  • 朝天:朝向天空,指馬匹昂首。
  • 響玉珂:玉珂發出聲響,珂是馬勒上的裝飾物。
  • 玉堂:指朝廷或宮廷。
  • 迢遞:遙遠。
  • 餘吹:剩餘的風。
  • 野人家:普通百姓家。
  • 蓬蒿:雜草。
  • :未過濾的酒。
  • :舀取。
  • 葛巾:用葛布製成的頭巾。
  • :過濾。
  • 白與陵:可能指白居易和杜甫,兩位著名詩人。
  • 鸕鶿杓:一種長柄的勺子,形似鸕鶿。
  • 鸚鵡杯:一種形狀像鸚鵡的酒杯。
  • 詞垣彥:指擅長文學的官員。
  • 鳳闕鸞臺:指皇宮中的重要建築。
  • 華袞:華麗的衣服,比喻文章的華麗。
  • 奎光:星光,比喻文采。
  • :照亮。
  • 滄海:大海。
  • 玉堂人:指在朝廷中任職的文人。

翻譯

春風吹綠了水邊的草,皇家園林中新來的黃鶯早早地開始婉轉歌唱。佩帶馬飾的馬昂首朝天,玉珂發出清脆的聲響,宮廷中的春風無限美好。 春風從遙遠的地方吹遍天涯,剩餘的風也吹到了普通百姓家。門前漸漸長滿了雜草,小徑裏還開着幾簇花。 甕中的春酒剛剛釀好,我用手舀取,用葛巾過濾。作者無非是白居易和杜甫,半醉半醒間歌唱詠歎,歡樂未盡。 用鸕鶿杓舀酒,用鸚鵡杯飲酒,一生的懷抱在此刻敞開。開懷不僅因爲春風好,更因爲喜見文章被呈上高臺。 文章被世人羨慕,何況是擅長文學的官員。皇宮中的重要建築不可親近,但片言隻語卻如華麗的衣服般新鮮。 夜夜星光照亮大海,我遙想宮廷中的文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風帶來的生機與歡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好。詩中「東風吹綠□洲草」等句,生動地表現了春風的溫暖與生機。後文通過對比宮廷與民間的春風,表達了對普通生活的嚮往與對文學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