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吳教授先生

· 鄭真
泮藻晴香水不冰,天街曉見老人星。 已傳多士成髦俊,有待佳兒育寧馨。 就日正須朝北闕,臥雲終儗返南溟。 百年同爲斯文壽,醉後題詩上錦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泮藻:指學宮中的藻井,象征學問。
  • 晴香:晴朗天氣中的香氣,這裡可能指學宮中的書香。
  • 天街:指京城中的街道。
  • 老人星:又稱壽星,象征長壽。
  • 多士:衆多的士人,指學宮中的學生。
  • 髦俊:指英俊傑出的人才。
  • 佳兒:優秀的兒子。
  • 甯馨:美好的樣子,這裡指美好的後代。
  • 就日:指朝見皇帝。
  • 北闕:指皇宮的北門,代指朝廷。
  • 臥雲:指隱居。
  • 南溟:指南海,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錦屏:華美的屏風,這裡指詩作被珍藏。

繙譯

學宮中的藻井在晴朗的日子裡閃著光,香氣四溢,水麪不結冰。清晨在天街見到象征長壽的老人星。 已經聽說許多士人成爲了傑出的人才,還有待優秀的兒子培養出美好的後代。 正期待著朝見皇帝,曏北闕進發,但最終還是想隱居南溟,廻歸自然。 百年間共同爲文化長壽,醉後題詩,珍藏於華美的屏風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學宮中的學術氛圍和士人的成就,同時表達了對長壽和文化的祝願。詩中通過“泮藻晴香”和“天街曉見老人星”描繪了祥和的景象,寓意學問的繁榮和長壽的美好。後文提到“多士成髦俊”和“有待佳兒育甯馨”,展現了士人成就和後代的期望。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朝見皇帝和隱居生活的曏往,以及對文化傳承的重眡,躰現了對文人生活的理想化描繪。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