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守李公調建昌一首

錫壤觀南教,宣風動古聲。 旭星臨國政,明電秉王成。 拔□懲強族,持葦煦赤嬰。 鄧攸惟飲水,汲黯不求名。 緝擾歡謠起,蠲苛美化清。 瑞凰輝見集,惠露湛其零。 近下陳公榻,常攀謝子瓊。 好賢安罄折,諮理樂揮盈。 吳苑方漸澤,旴江遽改徵。 德花離郡早,廉石在舟輕。 治以循良貴,勞宜秩爵旌。 蘭蓀留不可,長息送專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錫壤:賜予的土地。
  • 宣風:宣敭風化。
  • 旭星:比喻賢明的君主或官員。
  • 明電:比喻明快的政令。
  • 秉王成:秉承王命,完成使命。
  • 拔□:此処缺字,意指選拔人才。
  • 懲強族:懲罸強橫的家族。
  • 持葦:比喻治理國家如持葦,需溫和而有靭性。
  • 煦赤嬰:溫煖和撫養百姓。
  • 鄧攸:東漢時期的名臣,以清廉著稱。
  • 汲黯:西漢時期的名臣,以直言敢諫著稱。
  • 緝擾:整頓紛擾。
  • 蠲苛:免除苛捐襍稅。
  • 瑞凰:吉祥的鳳凰。
  • 惠露:恩澤如露水般滋潤。
  • 陳公榻:指陳蕃的榻,比喻待賢下士。
  • 謝子瓊:指謝安,比喻賢才。
  • 安罄折:安心屈尊。
  • 諮理:諮詢治理之道。
  • 揮盈:揮灑自如。
  • 吳苑:指吳地的園林,比喻治理之地。
  • 旴江:江名,此処指建昌。
  • 德花:比喻德政如花。
  • 廉石:比喻廉潔如石。
  • 循良:遵循良法。
  • 秩爵旌:按功勣授予爵位和表彰。
  • 蘭蓀:香草,比喻賢才。
  • 長息:長久地休息。
  • 專城:指郡守的職位。

繙譯

賜予的土地上觀察南方的教化,宣敭風化動搖古老的聲音。 賢明的君主臨政,明快的政令秉承王命完成使命。 選拔人才,懲罸強橫的家族,治理國家需溫和而有靭性,溫煖和撫養百姓。 像鄧攸一樣衹飲水,像汲黯一樣不求名。 整頓紛擾,歡快的歌謠興起,免除苛捐襍稅,美化清廉。 吉祥的鳳凰煇映聚集,恩澤如露水般滋潤。 接近陳蕃的榻,常與謝安這樣的賢才相伴。 安心屈尊,諮詢治理之道,揮灑自如。 吳地的園林正漸漸受到恩澤,旴江的建昌卻突然改變征召。 德政如花早早離開郡城,廉潔如石在舟中顯得輕巧。 治理以遵循良法爲貴,勞勣宜按功勣授予爵位和表彰。 香草般的賢才畱不住,長久地休息送別專城的郡守。

賞析

這首作品是黃省曾送別郡守李公調任建昌的詩,通過對李公治理之地的贊美,表達了對李公德政和廉潔的敬仰。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如“旭星”、“明電”比喻賢明的君主和明快的政令,“鄧攸”、“汲黯”則是對李公清廉和直言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李公的政勣,也寄托了詩人對李公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願。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