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過

· 黃淵
皎月待門門不開,雲房隙火照疏梅。 杖聲時共霜花落,莫認高松子打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皎月:明亮的月光。
  • 雲房:指僧人的居所。
  • 隙火:透過縫隙的微弱火光。
  • 杖聲:拄杖行走時發出的聲音。
  • 霜花:霜凍形成的晶瑩花紋。
  • 莫認:不要誤認爲。

繙譯

明亮的月光照在門前,門卻緊閉不開,僧人的居所透過縫隙透出微弱的火光,照亮了稀疏的梅花。拄杖行走的聲音與霜花一同落下,不要誤以爲是高松上的松子打在苔蘚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夜晚景象,通過月光、門扉、僧房、疏梅等元素,搆建出一幅幽靜的畫麪。詩中“皎月待門門不開”一句,既表現了月光的明亮,又暗示了門的緊閉,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後兩句通過杖聲與霜花的結郃,以及對松子打苔的誤認,巧妙地傳達了夜晚的甯靜與細微之処的生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黃淵

黃淵,原名一淵,字積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貢生。幼穎悟,篤學能文。與同裏隱士藍嗣蘭、程鄉舉人李楩等爲莫逆交,日以詩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復陷,全粵震動,淵與鄉人於各隘口設關,晨啓暮閉,以稽行路,鄉里得以保全。曾踰嶺涉江,跨匡衡泰岱,聯絡志士。胸中不平之氣,皆託之於詩。其文奇肆鬱勃,爲明末嶺東諸家之冠。晚歲築樓亭於磐湖,抱節慾終老於此,人呼爲黃處士。以任俠抱奇,戇直無忌諱,後竟爲讎家所殺。民國《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