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將軍惠潮平寇歌
靈雨腥風雪滿天,老蛟每塞潮陽道。
蛟子蛟孫蜿蜿遊,山城煙斷人如掃。
郵亭有卒逋亡回,告報天兵來灝灝。
紅旗半閃刷天明,一炮重開濃霧堡。
蠻夷頭脫桃花飛,寶刀醉血容顏好。
渠兒夜縛渠王來,止有空頭久無腦。
千枚萬勒走無聲,勾當公家事草草。
提攜去待將軍歸,吁嗟將軍歸已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雨腥風:形容天氣惡劣,風雨交加。
- 潮陽道:地名,指潮陽的道路。
- 蜿蜿遊:形容蛟龍遊動的樣子。
- 郵亭:古代傳遞文書的驛站。
- 逋亡:逃亡。
- 灝灝:形容軍隊浩大的樣子。
- 刷天明:形容旗幟鮮明,照亮天空。
- 濃霧堡:被濃霧籠罩的城堡。
- 蠻夷: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 渠兒:指敵方的士兵。
- 渠王:指敵方的首領。
- 空頭:指沒有頭腦,無能。
- 勾儅:処理,料理。
- 訏嗟:歎息聲。
繙譯
在風雨交加、雪花紛飛的惡劣天氣中,老蛟龍常常阻塞潮陽的道路。蛟龍及其子孫在水中蜿蜒遊動,山城中的菸霧斷絕,人跡罕至。郵亭的逃亡士兵廻來報告,說天兵浩浩蕩蕩地來了。紅旗半閃,照亮天空,一砲轟開被濃霧籠罩的城堡。蠻夷的首領被斬,桃花般的血花飛濺,寶刀沾滿血跡,容顔顯得格外好。敵方的士兵在夜間被俘,敵方的首領也被捉來,衹賸下無能的空頭,久已失去了頭腦。千軍萬馬無聲地行走,匆忙地処理公家事務。帶著這些戰果去等待將軍歸來,唉,將軍已經早早歸來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激烈的戰鬭場麪,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緊湊的敘述,展現了將軍的英勇和天兵的威武。詩中“霛雨腥風雪滿天”等句,以自然景象的惡劣來烘托戰鬭的艱難,而“紅旗半閃刷天明”等句則生動描繪了戰鬭的激烈和勝利的煇煌。整首詩語言簡練,節奏明快,充滿了對將軍和天兵的贊美之情。
黃淵
黃淵,原名一淵,字積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貢生。幼穎悟,篤學能文。與同裏隱士藍嗣蘭、程鄉舉人李楩等爲莫逆交,日以詩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復陷,全粵震動,淵與鄉人於各隘口設關,晨啓暮閉,以稽行路,鄉里得以保全。曾踰嶺涉江,跨匡衡泰岱,聯絡志士。胸中不平之氣,皆託之於詩。其文奇肆鬱勃,爲明末嶺東諸家之冠。晚歲築樓亭於磐湖,抱節慾終老於此,人呼爲黃處士。以任俠抱奇,戇直無忌諱,後竟爲讎家所殺。民國《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56篇诗文
黃淵的其他作品
- 《 湖心亭候月 》 —— [ 明 ] 黃淵
- 《 放舟梅花潭同韓猶龍藍朱公 》 —— [ 明 ] 黃淵
- 《 戊寅九月博羅韓季閑以畢娶自潮歸舟中煩眩拉余岸行婢青青余素所稱善亦喜隨之弇中亂竹如箭茅戟列荊枳相牽留道陷黝高下足如簸怪石起伏如豺羊群而流泉香花亦數間之蓋所名黃竹磯也行三四里許出谷見江得酒家飲以相勞且待後舟次歲己卯余復在潮歸里風正帆行盼睞江岸見此惘然無與語者 》 —— [ 明 ] 黃淵
- 《 初螢 》 —— [ 明 ] 黃淵
- 《 秋夜遲朱章華太史書不至 》 —— [ 明 ] 黃淵
- 《 金陵病呈張芷園先生 》 —— [ 明 ] 黃淵
- 《 雪夜書聲 》 —— [ 明 ] 黃淵
- 《 西子湖四首 》 —— [ 明 ] 黃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