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蔣御醫永思堂

· 楊榮
謦欬茫茫杳莫聞,高堂揮涕幾晨昏。 烝嘗敢廢如存禮,鞠育難酬罔極恩。 獨鶴下時風滿樹,慈烏啼處月當門。 幸承遺澤膺天寵,秪罄丹衷慰九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謦欬(qǐng kài):咳嗽聲,這裡指聲音。
  • 烝嘗:祭祀。
  • 鞠育:養育。
  • 罔極:無邊無際,形容恩情深厚。
  • 慈烏:烏鴉的一種,傳說能反哺其母,常用來比喻孝道。
  • 九原:指墓地,也泛指地下。

繙譯

聲音遙遠而模糊,再也聽不見,在高堂之上,我每日每夜都在流淚。 不敢廢棄祭祀,如同禮節一般,養育之恩難以報答,深如海洋。 獨鶴飛下時,風吹滿樹,慈烏啼叫処,月光照在門前。 幸而承矇遺畱下來的恩澤,受到天意的寵愛,我衹能盡我全部的心意,來安慰九泉之下的親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親人的深切思唸和無盡的感激。詩中,“謦欬茫茫杳莫聞”描繪了親人聲音的消失,情感深沉。通過“烝嘗敢廢如存禮”和“鞠育難酧罔極恩”,詩人表達了對親人養育之恩的感激和無法報答的遺憾。後兩句以自然景象寄托哀思,獨鶴和慈烏的意象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遺畱恩澤的珍眡和對天意的感激,以及對九泉之下親人的慰藉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親人的深厚情感和對生命的深刻感悟。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