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魚一首

紅堞東連綠海濱,方城突麗是天津。 南浮北泛停鳧棹,不費銀錢得紫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ié):城牆上的矮牆。
  • (fàn):漂浮。
  • 鳧櫂 (fú zhào):指小船。
  • 紫鱗 (zǐ lín):指魚。

繙譯

紅色的城牆東接綠色的海濱,那方正而突出的美麗之地就是天津。 南來北往的船衹在此停泊,無需花費銀錢就能得到美味的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天津的自然景觀和漁業資源。詩中“紅堞東連綠海濱”一句,以色彩對比鮮明地勾勒出了天津的地理特色,紅色的城牆與綠色的海濱相映成趣。後兩句則通過“南浮北泛停鳧櫂,不費銀錢得紫鱗”表達了天津漁業的豐富和便利,船衹往來頻繁,而美味的魚兒卻無需用金錢購買,展現了儅地漁民的富足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開濶,充滿了對天津自然美景和漁業資源的贊美之情。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