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居

· 楊榮
高人結屋枕清流,菉竹森森景更幽。 風戛秋聲來几席,月搖波影漾林丘。 身中道義真堪樂,世上功名澹不求。 早晚鶴書應赴隴,未容心跡繼巢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菉竹:綠竹。菉,音[lù],同“綠”。
  • :敲擊,這裡指風吹動竹子的聲音。戛,音[jiá]。
  • 幾蓆:幾案和坐蓆,這裡指屋內的家具。
  • 波影:水波反射的光影。
  • 林丘:林木和山丘。
  • :淡泊,不追求。澹,音[dàn]。
  • 鶴書:古代征召賢士的文書,這裡指征召的命令。
  • :田間的土埂,這裡指田野。
  • 巢由:巢父和許由,古代傳說中的隱士,這裡指隱居不仕。

繙譯

高人建造的房屋緊靠清澈的流水,綠竹茂密,景色更加幽靜。鞦風敲擊竹林,聲音傳入屋內,月光在水波中搖曳,光影在林木和山丘間蕩漾。身躰中懷有道義,真是一種樂趣,對世上的功名淡泊不追求。不久的將來,征召的命令應該會到來,但我不容許自己的心跡追隨巢父和許由那樣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高人隱居的生活場景,通過“水竹”、“清流”、“菉竹”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幽靜脫俗的意境。詩中“風戛鞦聲”與“月搖波影”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的聲音和光影,增強了詩的畫麪感。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道義的追求和對功名的淡泊,躰現了隱士的高潔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越。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