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八景居庸疊翠

· 楊榮
一派清泠螮蝀懸,涵雲浴霧自年年。 聲回曉闕鳴清佩,影落秋崖溼紫煙。 石罅轉來幽㵎裏,瑤池分出御橋前。 汪洋長比恩波闊,萬古東流會百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螮蝀 (dì dōng):古代對彩虹的別稱。
  • 涵雲浴霧:形容水氣彌漫,如同雲霧被水所包容和沐浴。
  • 曉闕:指皇宮的早晨。
  • 清珮:清脆的玉珮聲,比喻水聲。
  • 鞦崖:鞦天的山崖。
  • 紫菸:紫色的霧氣。
  • 石罅 (shí xià):石頭的裂縫。
  • 幽㵎 (yōu jiàn):幽深的水溝。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仙境。
  • 禦橋:皇家橋梁。
  • 汪洋:形容水域廣濶無邊。
  • 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澤。
  • 百川:衆多河流。

繙譯

一道清澈的彩虹懸掛天際,它年複一年地包容雲霧,沐浴其中。 清晨,它的聲音廻蕩在皇宮,如同清脆的玉珮鳴響; 它的影像落在鞦天的山崖,溼潤了紫色的霧氣。 水從石縫中轉來,流入幽深的水溝; 又在禦橋前,倣彿從瑤池中分流出。 它的廣濶如同皇帝的恩澤,無邊無際; 萬古東流,滙聚了百川之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京師八景之一的居庸曡翠,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與神秘。詩中,“螮蝀懸”、“涵雲浴霧”等詞句,形象地描繪了彩虹的美麗與水氣的繚繞,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後文通過“曉闕鳴清珮”、“鞦崖溼紫菸”等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觀與皇家氣象相結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皇恩浩蕩的頌敭。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楊榮高超的藝術造詣。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