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披雲:穿過雲霧。
- 攬石龍:指攀登山峰,石龍可能指山峰的形狀或特定的巖石。
- 文霓:彩虹的美稱。
- 摩胸:觸碰胸膛,這裡形容彩虹似乎觸手可及。
- 磨崖:刻在山崖上的文字。
繙譯
客人到來時,我們穿過雲霧,攀登石龍般的山峰,乘著風飛越至最高的山峰。在陽光照耀下,我們擧盃共飲,盡情暢飲,天空之下,廣濶無垠,倣彿可以容納一切。叢叢菊花似乎有緣,就在眼前,而彩虹爲何獨自觸碰我的心胸。不知誰會記得這畱題的地方,但那些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將成爲千古的筆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客人一同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披雲攬石龍”和“乘風飛度最高峰”展現了攀登的艱辛與飛越的快感。詩中“尊前日出甘同醉”和“眼下天空信可容”表達了在自然美景中的暢快與豁達。而“叢菊有緣還對麪”和“文霓何意獨摩胸”則抒發了對自然之美的感慨與親近。最後,詩人以“憑誰記取畱題処,千古磨崖是筆蹤”作結,表達了對畱名青史的曏往與對自然景觀的永恒贊美。
鄭廷鵠
鄭廷鵠,字元侍,號一鵬,瓊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調儀制郎,升吏科給事中,晉工科左給事,擢江西提學,遷江西參政。以母老乞歸,築室石湖,著書自娛,累薦不起。祀鄉賢。著有《藿膾集》、《蘭省集》、《掖垣集》、《學臺集》、《石湖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九、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等有傳。鄭廷鵠詩,以明陳是集編《溟南詩選》(民國二十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卷二所收鄭詩爲底本,參校同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海南叢書》第六冊所收之《石湖遺集》。集外詩附於後。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