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襪子:一種古代的襪子,此處可能指詩歌的題目,暗示詩歌內容與襪子無關,而是借用這個題目來表達其他含義。
- 魚中藏寶刀:比喻隱藏的才華或祕密。
- 擊築: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此處可能指演奏築這種樂器,引申爲表達情感或志向。
- 愁猛士:指憂愁的勇士,形容有志之士的憂國憂民之情。
- 萬乘:古代指皇帝,因爲皇帝有萬乘之尊,即擁有萬輛戰車。
- 等兒曹:與兒童相比,表示不把皇帝的尊貴放在眼裏,視同兒戲。
- 恩比泰山重:比喻恩情非常重,如同泰山一樣。
- 名齊秋月高:名聲與秋天的月亮一樣高,形容名聲顯赫。
- 巍巍軀七尺:形容身體高大,七尺是古代對成年男子身高的描述。
- 一擲類鴻毛:比喻輕率地放棄或犧牲,如同扔掉一根鴻毛一樣輕。
翻譯
公子年輕時英勇豪邁,像魚中藏着的寶刀一樣隱藏着才華。 他擊打築琴,表達對憂國憂民的勇士的同情,視皇帝的尊貴如同兒戲。 他的恩情重如泰山,名聲高如秋月。 他身軀高大,七尺之軀,卻輕率地犧牲,如同扔掉一根鴻毛。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英勇豪邁的公子形象,表達了對其高尚品質和犧牲精神的讚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誇張手法,如「魚中藏寶刀」、「恩比泰山重」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公子的才華和恩情之深。同時,通過「一擲類鴻毛」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公子輕率犧牲的悲壯,體現了詩人對這種精神的敬仰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古典詩歌。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黃省曾的其他作品
- 《 同鍾貳守趙別駕樊郡推宴何別駕官衙得陽字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宴客園聞樂二首 其二 》 —— [ 明 ] 黃省曾
- 《 太白山人卜築苕溪草堂詩以送之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正德乙亥官舫載籠錦錢雞倒掛鳥孔雀通臂黑猴諸禽獸上獻記事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擬古宮詞二十首 其十 》 —— [ 明 ] 黃省曾
- 《 高士頌九十一首 其四十七 黃石公 》 —— [ 明 ] 黃省曾
- 《 金昌亭逢程誥有贈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七夕池上一首 》 —— [ 明 ] 黃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