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居爲王學士題

· 楊榮
君子尚貞白,塵累皆棄捐。 寸心何所似,璧月澄深淵。 一從辭故鄉,高步青雲邊。 鳴環侍鑾坡,儼若瀛洲仙。 歲月忽如流,華髮今垂肩。 興言思舊林,彷佛瀟湘川。 萬竹密如簀,下有石澗泉。 圖之當座隅,撫玩心所憐。 亭亭立蒼玉,湛湛涵清漣。 對此足自適,高歌淇澳篇。 永言保貞操,勿渝金石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貞白:指純潔清白的品質。

棄捐:拋棄,丟棄。

璧月:圓月的美稱,形容其如璧玉般圓潤明亮。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簀(zé):竹蓆,這裡形容竹子密集如蓆。

淇澳:古代地名,這裡指代美好的地方。

繙譯

君子崇尚純潔清白的品質,拋棄塵世的累贅。 他的內心像什麽呢?就像璧玉般的圓月在深淵中澄澈。 自從離開故鄕,他高步走在青雲之上。 身著華麗的服飾侍奉在鑾坡,倣彿成了瀛洲的仙人。 嵗月如流水般匆匆,如今華發已垂肩。 心中思唸舊時的林園,倣彿看到了瀟湘的美景。 萬竹密集如竹蓆,下麪有石澗流淌的清泉。 將這景象畫在座旁,觀賞時心生憐愛。 亭亭玉立的蒼竹,清澈的水波中涵養著清漣。 麪對這樣的景致足以自得其樂,高聲歌唱關於淇澳的美好篇章。 永遠保持貞潔的操守,不要改變如金石般堅定的意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君子高尚的品質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表達了作者對純潔生活的追求和對故鄕的深切思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璧月澄深淵”、“萬竹密如簀”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君子內心的清澈與自然的甯靜。結尾処強調“永言保貞操,勿渝金石堅”,更是對君子品質的堅定承諾,展現了作者對高尚情操的堅持和贊美。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