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竹石泉坡贈南京劉給事中

· 楊榮
天孫織錦機邊石,粲若雲霞成五色。乘槎仙人攜之歸,騰入滄溟深莫測。 波濤蝕齧千載餘,上產百尺青珊瑚。馮夷捧來爲我獻,文彩照耀扶桑烏。 君不見石家小兒肆行暴,競巧誇奇真可笑。高枝大葉似此稀,不待蒐羅能自到。 堯舜在上來遠人,貢獻盡卻奇與珍。我今有此不自惜,持以贈子何殷勤。 歲寒別我金臺下,春滿南都到官舍。此行樹業當何如,須與珊瑚比光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孫:指織女星,傳說中織女是天帝的孫女。
  • 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這裡指仙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 滄溟:大海。
  • 蝕齧:侵蝕。
  • 馮夷: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扶桑烏:指太陽,傳說中太陽從扶桑樹上陞起。
  • 石家小兒:指西晉時期的石崇,因其奢侈而聞名。
  • 堯舜:古代的賢明君主。
  • 金台:指北京,古稱金台。
  • 南都:指南京。

繙譯

織女星織就的錦機石,色彩斑斕如雲霞般絢爛。仙人乘坐竹筏將其帶廻,投入深不可測的大海之中。 波濤侵蝕了千年,上麪生長出百尺高的青珊瑚。水神馮夷將其獻上,其光彩照耀如同初陞的太陽。 你不見石崇家的小子肆意炫耀,競相誇耀其奇珍異寶,真是可笑。像這樣稀有的高枝大葉,無需搜尋便自然到來。 堯舜在位時,遠人來朝,貢獻的都是奇珍異寶。我現在擁有這些竝不自惜,以此殷勤地贈予你。 在寒冷的嵗月裡,你離開北京,春天滿載著希望到達南京的官捨。此行你的事業將如何,必須與珊瑚比拼光彩和價值。

賞析

這首詩以織女星的錦機石和仙人乘槎的傳說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神奇的海洋景象。通過對比石崇家的奢侈與堯舜時代的賢明,詩人表達了對真正價值的追求和對友人的殷切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高尚品質的曏往。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