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同知西山幽居韻

· 鄭真
屋下清溪屋上山,碧窗深處玉人閒。 巖花掩映春雲裏,林樹參差夕照間。 詩律要令如李杜,畫圖覓得似荊關。 平安欲問蓬萊信,夜月天空跨鶴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詩律:指詩歌的格律、韻律。
  • 李杜:指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
  • 荊關:指荊浩和關仝,兩位都是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
  • 蓬萊:神話中的仙島,常用來比喻遙遠的理想之地。
  • 跨鶴:比喻仙人或高人隱士的出行方式,象徵超脫塵世。

翻譯

屋下是清澈的溪流,屋後是青山,碧綠的窗戶深處,玉人悠閒自在。 岩石上的花朵在春雲中若隱若現,林中的樹木在夕陽的餘暉中參差不齊。 詩歌的韻律要像李白和杜甫那樣精妙,畫圖要能媲美荊浩和關仝的技藝。 想要詢問平安的消息,就像探尋蓬萊仙島的信件,夜空中月光明亮,仙人騎鶴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居圖景,通過「清溪」、「青山」、「碧窗」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巖花掩映春雲裏,林樹參差夕照間」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自然景色的美,同時表達了對詩歌和繪畫藝術的追求。結尾的「夜月天空跨鶴還」則寄託了對理想境界的嚮往和歸隱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