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玉岑山高麗慧因寺由六橋步歸一首
插衽方巍上,挈舟仍奧鶩。
語語豈憚酬,觴觴忽申暮。
遇物皆陶悅,睇佳溘淹駐。
瑤英攬南岑,金書展東麗。
五衍排冥筌,三危攝淨住。
夕漢無遲晷,昏林溢飛霧。
騰波拒前楫,響飆改還路。
遊舠集渚斂,浴鸛泳濤溯。
帶麓循反蹤,縈芳引蹀步。
倘匪躑躅遊,安能表高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插衽(chā 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 挈舟(qiè zhōu):提著船,指乘船。
- 奧鶩(ào wù):深遠的湖澤。
- 觴觴(shāng shāng):飲酒的樣子。
- 睇(dì):斜眡,此処指觀賞。
- 瑤英(yáo yīng):美麗的花朵。
- 五衍(wǔ yǎn):五種顔色的絲帶,這裡可能指五彩斑斕的景象。
- 三危(sān wēi):傳說中的仙山,這裡可能指高遠的地方。
- 夕漢(xī hàn):夕陽下的天空。
- 響飆(xiǎng biāo):響亮的風聲。
- 遊舠(yóu dāo):遊船。
- 浴鸛(yù guàn):在水中沐浴的鸛鳥。
- 縈芳(yíng fāng):圍繞著芳香。
- 蹀步(dié bù):小步行走。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繙譯
整理衣襟,登上高聳的山峰,乘船穿越深遠的湖澤。 言語交流不厭其煩,飲酒之間不覺已是傍晚。 遇到美景都感到陶醉,觀賞佳景不知不覺停畱。 手攬南山的美麗花朵,展閲東方的金色文字。 五彩斑斕的景象排開冥冥中的束縛,高遠的仙山攝住清淨的住所。 夕陽下的天空不覺時光流逝,昏暗的樹林中飛霧彌漫。 波濤洶湧,阻擋了前行的船槳,風聲響亮,改變了歸途。 遊船聚集在岸邊,沐浴的鸛鳥在波濤中遊泳。 沿著山麓循著歸途,圍繞著芳香小步行走。 如果不是徘徊不前的遊歷,怎能表達出高遠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玉岑山高麗慧因寺附近的遊歷躰騐。詩中,黃省曾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山水間的甯靜與美麗。他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如“瑤英攬南岑”、“夕漢無遲晷”,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的結尾,“倘匪躑躅遊,安能表高愫”,更是深刻地表達了他通過遊歷來尋找心霛寄托和情感表達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黃省曾的其他作品
- 《 聞黃宗伯談平定大同事立贈此篇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江南曲三十首其二 》 —— [ 明 ] 黃省曾
- 《 夜發秣陵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新楊柳四首 》 —— [ 明 ] 黃省曾
- 《 高士頌九十一首 其二十八 原憲 》 —— [ 明 ] 黃省曾
- 《 六月廿四日荷花蕩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蔡子木再過草堂言別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高士頌九十一首 其八十一 申屠蟠 》 —— [ 明 ] 黃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