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堯峯山寺一首

華年來寶地,中歲扣香關。 聽鳥惟常集,棲雲不待還。 鬆宵風灑榻,湖曉氣彌山。 況有林間侶,霞鑣喜共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年:指青年時期。
  • 寶地:指神聖或美好的地方。
  • 中歲:中年。
  • 扣香關:敲門,這裏指拜訪寺廟。
  • 聽鳥:聆聽鳥鳴。
  • 棲雲:比喻居住在高遠的地方,如雲端。
  • 鬆宵:松樹下的夜晚。
  • 風灑榻:風吹拂着牀榻。
  • 湖曉氣彌山:湖邊的清晨,霧氣瀰漫整個山脈。
  • 林間侶:林中的同伴。
  • 霞鑣:霞光中的馬具,這裏比喻美好的時光。

翻譯

青年時期來到這神聖之地,中年時拜訪了這座香火繚繞的寺廟。 常常在這裏聆聽鳥鳴,居住在雲端般的高處,不急於歸去。 松樹下的夜晚,風輕輕吹拂着牀榻,湖邊的清晨,霧氣瀰漫整個山脈。 何況還有林中的同伴,在美好的時光裏,我們欣喜地一起攀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中年時期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華年」與「中歲」形成對比,展現了時間的流轉與人生的變遷。通過「聽鳥」、「棲雲」等意象,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對世俗的超脫。末句「霞鑣喜共攀」則展現了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美好時光的愉悅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