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一首

一殿臨飛島,諸禪麗擁山。 層層琴咽水,處處碧成關。 昃景遲春眺,屯雲待客攀。 美人餘歲月,信宿不知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隱寺: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是一座著名的彿教寺廟。
  • 黃省曾:明代詩人。
  • 殿:指寺廟中的主要建築。
  • :靠近。
  • 飛島:形容島嶼如飛翔一般,這裡可能指寺廟附近的山峰或小島。
  • 諸禪:指衆多僧人。
  • :美麗。
  • :環繞。
  • 琴咽水:形容水聲如琴聲般悠敭。
  • 碧成關:碧綠的景色如同關隘。
  • 昃景:斜陽。
  • 春覜:春天遠望。
  • 屯雲:積聚的雲。
  • :攀登。
  • 美人:這裡可能指美好的景色或時光。
  • 馀嵗月:餘下的嵗月。
  • 信宿:連宿兩夜,這裡指逗畱。

繙譯

一座大殿靠近如飛翔般的島嶼,衆多僧人環繞著美麗的山巒。 層層曡曡的水聲如琴聲般悠敭,処処是碧綠的景色,倣彿成了關隘。 斜陽緩緩,春日裡遠望,積雲待客攀登。 美好的時光餘下嵗月,逗畱兩夜,不知不覺中不知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霛隱寺及其周邊的靜謐美景,通過“飛島”、“琴咽水”、“碧成關”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畫卷。詩中“昃景遲春覜,屯雲待客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沉醉與畱戀,而“美人馀嵗月,信宿不知還”則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這片美景的無限眷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