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劉用貞

· 藍仁
傾蓋溪頭一再逢,六年相望寸心同。 柴門蹋雨題名去,竹檻看雲執手從。 前輩文章觀酒德,後來歲月嘆詩窮。 鹿車又與佳兒隱,笑折梅花餞曉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兩車車蓋相接,指初見如故,結爲朋友。(傾:qīng)
  • 寸心:指內心。
  • 蹋(tà)雨:冒雨。
  • 執手:握手,拉手。
  • 酒德:泛指飲酒的道德規範和酒後的風度,此處指飲酒作詩的風度。
  • 鹿車:古代的一種小車,也泛指簡陋的車子。
  • 佳兒:好兒子,這裏指作者的兒子。
  • 餞(jiàn):設酒食送行。

翻譯

在溪邊偶然相遇,已經是多次重逢了,六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內心的想法依然相同。冒着雨到柴門前題名離去,在竹檻邊看着雲彩,手拉手相伴。前輩們的文章能看出他們飲酒作詩的風度,而後人卻感嘆在歲月中詩才枯竭。我又要和優秀的兒子乘簡陋的車子歸隱了,笑着折下梅花,在清晨的風中爲自己送行。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與友人劉用貞重逢後的感慨以及對生活的一些思考。詩的首聯表達了作者與友人多次相遇,且友情深厚,六年過去,心意相通。頷聯描繪了他們在雨中柴門分別以及在竹檻邊看雲攜手的情景,充滿了詩意和情誼。頸聯通過對比前輩的文章和後人的詩境,流露出對時光和文學創作的感慨。尾聯則提到自己將與兒子歸隱,以折梅餞行的畫面作結,表現出一種超脫和淡然的心境。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清幽,情感真摯,體現了作者對友情、時光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