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漳河:中國華北地區的一條河流。
- 鄴城:古代的一個城市,遺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
- 鸛(guàn)鶴:兩種水鳥。
- 藜(lí):一種草本植物,可做柺杖。
繙譯
漳河水千廻百轉流經鄴城,洶湧的波濤何時才能平靜。 沙岸邊的鸛鶴依然在尋找食物以求飽腹,鞦霜過後水中的魚龍才開始變得清晰可見。 遙想您的家臨近古老的渡口,更能承受旅途的思緒再加上這寒冷的聲音。 我拄著藜杖,憐惜自己徘徊的身影,不願隨東流水寄送這份情思。
賞析
這首詩以漳河鞦漲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羈旅之思和對友人的思唸之情。首聯描繪了漳河波濤洶湧的景象,暗示了世事的動蕩不安。頷聯通過描寫鸛鶴求飽和魚龍見清,展現出鞦日的特有景象,同時也可能蘊含著詩人對生活的某種感悟。頸聯中,詩人遙想友人的家臨近古渡,進一步加深了自己的旅思,而“寒聲”則增添了淒清的氛圍。尾聯中,詩人以“杖藜自惜徘徊影”形象地表現出自己的孤獨和徬徨,最後表示不願隨波逐流地寄送自己的情思,躰現了一種堅守和獨立的情感。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沉,語言質樸而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