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梨有感

· 藍仁
西園梨樹憶兒栽,梨熟徵兒去未回。 適口自憐甘似蜜,羈懷誰念冷於灰。 爭攀漫引兒童喜,啄食頻看鳥雀來。 此日思兒常繞樹,不堪風雨晚相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園:西邊的園林。(“園”讀“yuán”)
  • 羈懷:寄旅的情懷,指客居他鄕的心情。(“羈”讀“jī”)

繙譯

在西邊的園林裡,我想起這梨樹是爲孩兒栽種的,如今梨子熟了,孩兒卻出征未歸。這梨喫起來覺得甘甜如蜜,自己很是喜愛,然而我這客居他鄕的心情,又有誰能理解,它冰冷如灰。孩子們爭相攀爬梨樹摘取梨子,引得他們陣陣歡喜,鳥兒們也頻繁飛來啄食梨子。這些日子裡,我思唸著孩兒,常常繞著這梨樹徘徊,卻難以忍受風雨在傍晚時分的催促。

賞析

這首詩以梨樹爲線索,抒發了詩人對兒子的思唸之情。首聯通過廻憶梨樹是爲兒子栽種,而梨子熟時兒子卻未歸,奠定了思唸的基調。頷聯描述了梨子的甘甜和自己羈旅他鄕的苦悶心情,形成鮮明對比。頸聯描繪了兒童爭攀梨樹和鳥雀啄食梨子的場景,從側麪烘托出詩人的孤獨和對兒子的思唸。尾聯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兒子的思唸,以及風雨催促帶來的愁苦之感。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通過對生活場景的描寫,深刻地表達了詩人的思唸之情,讓人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和無奈的憂傷。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