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方:人名,即張孟方。
- 書巢:藏書的地方,這裏比喻居住的簡陋房屋。
- 澗鬆:山澗旁的松樹。
- 白雲:在詩中象徵着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境界。
- 形容:這裏指容貌、模樣。(鑱(chán):一種掘土的工具。)
- 飯牛:喂牛。後常以「飯牛」表示隱居生活。
- 短褐(hè):粗布短衣,古代貧賤者或僮豎之服。
- 毛義檄:用的是「毛義捧檄」的典故。東漢的毛義爲了奉養母親,接受了檄書去做官。母親死後,他就辭官守孝。這裏指張孟方可能收到任命的文書。
翻譯
已經三年沒有見到張君子了,記得他過去的居所在山澗旁的松樹邊,那裏像是一個簡陋的書巢。他常常與白雲爲伴,不分主客,偶爾會對着明月想象自己的模樣。深夜裏,他穿着粗布短衣喂牛,歌唱着;他還拿着長鑱去遠處的山峯採藥。聽說近來他收到了任命的文書,卻掉轉頭深入重重山巒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張孟方的思念和對其隱居生活的描繪,以及對他不爲功名利祿所動的品質的讚美。詩的首聯通過回憶張孟方過去的居所,引出對友人的思念。頷聯描繪了張孟方與白雲爲伴、對着明月思考的情景,表現出他的超脫和自在。頸聯進一步描寫了他的隱居生活,喂牛、採藥,展現出一種閒適與寧靜。尾聯則講述了張孟方收到任命文書後,卻選擇深入山巒繼續隱居,體現了他對名利的淡泊和對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語言樸素自然,意境清幽,情感真摯,生動地刻畫了一個隱士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