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雲鬆雪中二律

· 藍仁
山中歲晚雪迷漫,甕牖前頭失翠巒。 剪水應愁南浦淺,飛花亂逐北風寒。 明年已卜豐年瑞,舊俗相傳瘴癘安。 空向茅檐堆幾處,老眸無復映書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甕牖(wèng yǒu):用破甕做的窗戶,指貧寒之家。
  • 南浦:本義爲南面的水邊,後常用作送別之地的代稱,此處可理解爲水流匯聚之處。
  • 瘴癘(zhàng lì):指熱帶或亞熱帶潮溼地區流行的惡性瘧疾等傳染病。

翻譯

在山中一年將盡之時,雪花漫天迷濛,從貧寒的窗戶望出去,前面的翠綠山巒都看不見了。 雪花像是被剪斷的水流,讓人擔心水流匯聚之處會變得淺窄,飛舞的雪花雜亂地追逐着寒冷的北風。 明年已經占卜出是豐收之年的祥瑞,舊時的習俗相傳能讓疫病安寧。 只是那雪花空自在茅檐堆積了幾處,我這雙老眼已不再能夠映照着書本觀看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歲末的雪景以及詩人對來年的期望和感慨。首聯通過「雪迷漫」和「失翠巒」,形象地表現出雪之大以及對視線的遮蔽。頷聯的「剪水」「飛花」將雪花比作剪斷的水流和飛舞的花朵,生動地描繪了雪花的形態和動態,同時「愁南浦淺」「逐北風寒」也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憂愁。頸聯表達了對明年豐收和疫病消除的美好期望,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尾聯則以「空」字和「老眸無復映書看」,流露出一種無奈和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清冷,情感深沉,既有對雪景的描繪,也有對生活的思考。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