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懷武夷舊業

· 藍仁
客路西風晚,懷山獨夜愁。 露寒仙掌月,天遠幔亭秋。 落葉他鄉夢,啼烏何處樓。 歸心似江水,千里向東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仙掌:漢武帝爲求仙,在建章宮神明臺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後稱承露金人爲仙掌。
  2. 幔亭:相傳秦始皇二年,武夷君在幔亭峯大會鄉人,建幔亭一座,設瓊筵、奏絲竹,後稱幔亭峯。(「幔」讀「màn」)

翻譯

在西行的旅途中已是傍晚時分,秋風瑟瑟,我獨自懷念着山中的往昔,心中滿是憂愁。 露水寒冷,明月照在形如仙掌的建築上,天空高遠,幔亭峯的秋色顯得格外蒼涼。 在異鄉飄落的樹葉,讓我夢到了故鄉,不知在哪座樓裏傳來了烏鴉的啼叫聲。 我的歸心就像那江水一般,滔滔千里,一直向東流淌。

賞析

這首詩以景襯情,通過描寫秋夕的景色,烘托出詩人的羈旅之愁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首聯點明時間、地點和心情,「客路」和「獨夜愁」表現了詩人的孤獨和憂愁。頷聯通過「露寒」「仙掌月」「天遠」「幔亭秋」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冷、高遠的意境,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愁緒。頸聯以「落葉」象徵漂泊他鄉的境遇,「啼烏」則增添了淒涼之感,引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尾聯以江水喻歸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急切向往之情,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思鄉之作。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