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漫題

· 藍仁
偶依松石坐,閒詠草堂詩。 宿鶴林中靜,歸雲川上遲。 千峯秋似水,多難鬢成絲。 自識盈虛理,浮生更不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閒詠(xián yǒng):隨意吟詠。
  • 宿鶴:棲息的仙鶴。
  • 盈虛:指盛衰、成敗、興亡等變化。

繙譯

偶爾依靠著松樹石頭坐下,悠閑地吟詠著草堂詩。 棲息在林中的仙鶴很安靜,飄廻的雲朵在河川上方緩緩移動。 千座山峰在鞦天裡好似水流,歷經諸多苦難使得雙鬢變成銀絲。 自己領悟了事物盛衰變化的道理,對人生的浮浮沉沉就更加沒有疑慮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感悟。詩的首聯,詩人輕松自在地依松石而坐,吟詠詩歌,展現出一種閑適的心境。頷聯通過描寫宿鶴的甯靜和歸雲的遲緩,烘托出山中的靜謐氛圍。頸聯將千峰比作鞦水,暗示鞦景的蕭瑟,同時“多難鬢成絲”則表達了詩人經歷的苦難和嵗月的滄桑。尾聯中,詩人領悟到盈虛之理,對人生的起伏變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表現出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質樸,情感深沉,躰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