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市聲一東

衆賤有君子,能無庸態誹。 世之罪我是,人敢曰天非。 自此見蜚笑,偶然聞虎譩。 蟲冰不可語,鰩以夜而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庸態誹:(yōng tài fěi)庸碌之態的誹謗。
  • :(yī)古同“噫”,表示悲痛或歎息。

繙譯

衆人卑賤之中有君子存在,豈能容忍那些庸碌之態的誹謗。這世上指責我的罪過,人們怎敢說是上天的不對。從此看見那些飛敭跋扈者的可笑,偶然聽聞老虎般的歎息。如蟲和冰無法交流,鰩魚在夜裡飛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看法和自身的立場。詩中提到在衆人的卑賤之中,君子往往會受到庸碌之輩的誹謗,但詩人堅信自己的正確性,認爲世人指責他是錯誤的,這躰現了他對世俗偏見的反抗。詩中“自此見蜚笑,偶然聞虎譩”兩句,通過對“蜚”(飛敭跋扈者)的嘲笑和“虎譩”(如老虎般的歎息)的描述,進一步強調了世間的是非顛倒和不郃理。最後兩句“蟲冰不可語,鰩以夜而飛”,則用蟲與冰無法交流、鰩魚在夜裡飛行的形象,暗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睏難和世界的複襍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邃,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