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薜蘿:薜荔和女蘿,植物名,常用於指代隱士居所或隱逸生活。
- 西風:秋季的風,象徵着季節變換和離別。
- 海徼:海邊的邊界,此處指上海,古代有時以海來形容遠離京城的地方。
- 楚賦:戰國時期楚國的文學作品,泛指優美的詩文。
- 吳歌:吳地(今江蘇蘇州一帶)的民歌,富有地方特色。
- 闢疆:蘇州園林拙政園的別稱,這裏是作者對顧世安的寓居之地的想象。
- 杖屨:柺杖和鞋子,代指年老體衰時的出行。
翻譯
在中年的時候,您選擇了辭去官職,迴歸山林的生活,秋風吹過時,您回頭凝望,心中充滿了對戰亂的憂慮。大雁飛越寒冷的海邊,航船在江城的秋雨中緩緩落下。您想要採摘蘭花,就像屈原那樣留下楚地的優美詩篇,期待有一天能舉杯共飲,聆聽吳地的民歌。拙政園的主人,您自然就是這樣的隱逸者,不知何時我們才能拄着柺杖,踏着落葉,一同來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顧世安辭官歸隱的情景,詩人以深情的筆觸讚美了他的選擇。首聯表達了對友人放棄仕途、嚮往自然生活的讚賞,頷聯通過景物渲染出歸隱生活的寂寥與清冷,但又不失詩人對友人的祝福。頸聯則借典故寄託對友人才情的肯定和未來的美好期待。尾聯以詢問歸期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相聚的渴望,以及對友人隱居生活的羨慕。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深厚的人文關懷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謝榛的其他作品
- 《 八月十六日予歸自漁陽值北兵犯京時週一之在安州作此懷之 》 —— [ 明 ] 謝榛
- 《 秋日即事五首 》 —— [ 明 ] 謝榛
- 《 程總制信夫東歸賦此寄懷 》 —— [ 明 ] 謝榛
- 《 劉侍御叔清擢守扶風賦此寄贈 》 —— [ 明 ] 謝榛
- 《 陳駕部鍚卿來自錢塘舟次臨清適有汀州之命貽書見懷用答 》 —— [ 明 ] 謝榛
- 《 客居篇呈孔丈 》 —— [ 明 ] 謝榛
- 《 答夏良臣見寄 》 —— [ 明 ] 謝榛
- 《 過故居留別王南村先生 》 —— [ 明 ] 謝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