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軒詩

· 霍韜
桃李醉春色,葵藿迎曉日。 天王撫嘉運,君子抱貞質。 丕昭天王德,敝民家再實。 茅閭有謠言,妻子不相失。 所以不相失,維公政畫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葵藿(kuí huò):指葵與藿,圴爲菜名。這裏指向日葵和豆葉等植物,喻指下對上赤心趨向。
  • 嘉運:好的時運。
  • 貞質:堅定不移的品質。
  • 丕昭:顯著地昭示。
  • 敝民:疲憊的百姓。
  • 茅閭:平民居住的地方。

翻譯

桃花李花沉醉在春天的景色中,向日葵和豆葉等植物迎接着清晨的陽光。 天子守護着良好的時運,君子秉持着堅貞的品質。 顯著地昭示天子的恩德,讓疲憊的百姓家家再次殷實。 平民居住的地方有美好的傳言,夫妻之間不會離散。 之所以不會離散,是因爲您的政策整齊劃一。

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美景起興,通過桃李、葵藿等形象,營造出充滿生機的氛圍。接着表達了對天王的讚美,強調天王守護嘉運,君子堅守貞質。詩中還提到了天王的恩德使得百姓生活富足,家庭和睦。最後指出百姓夫妻不相失的原因是統治者的政策統一、合理。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美好,表達了對美好時運和統治者德政的期望與讚美。

霍韜

霍韜

明廣東南海人,字渭先,號兀厓、渭厓。正德九年進士第一。告歸成婚,讀書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議“大禮”稱帝意,數遷,超拜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丁憂後,起歷吏部左、右侍郎,以好與人競,致帝厭之,出爲南京禮部尚書。在南京,施政以維護禮教爲要,而爲人行事多不洽公論。再爲禮部尚書卒,諡文敏。有《詩經解》、《象山學辨》、《程朱訓釋》、《西漢筆評》、《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