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白翁老堂翁老先生榮歸

春風旌彩大江邊,南國羣僚袒祖筵。 此日笑譚追二疏,他年夢卜注三銓。 津門需餉身先急,會府兼漕脈自聯。 元老只如尊泰岱,逍遙洛社碩真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旌彩:旌旗和綵帶,指儀仗。
  • 袒祖筵:古代送行時設的酒席。
  • 笑譚:談笑。
  • 二疏:指漢代的疏廣、疏受,他們因年老辭官歸鄉,受到人們的尊敬。
  • 夢卜:古代用夢占卜吉凶,這裏指美好的預兆。
  • 三銓:古代官吏的選拔制度,指選拔官員的三個階段。
  • 津門:指天津,這裏泛指重要的關口。
  • 會府:指重要的行政中心。
  • 兼漕:兼管漕運,即水路運輸。
  • 泰岱:泰山,比喻地位崇高。
  • 洛社:洛陽的文人聚會,這裏指文人的高尚聚會。
  • 真詮:真理,真諦。

翻譯

春風中,旌旗和綵帶在江邊飄揚,南國的官員們在送行的酒席上爲老先生送別。 今天的談笑彷彿追隨着古代的二疏,未來的美好預兆似乎已經註定了三銓的選拔。 在天津需要軍餉時,老先生總是身先士卒,急人之急;在重要的行政中心,兼管漕運,脈絡自然相連。 老先生如同泰山一般尊貴,逍遙自在地參與洛陽的文人聚會,闡述着真理。

賞析

這首詩是張鳳翼爲送別白翁老堂翁老先生而作,表達了對老先生的敬重和祝福。詩中通過「春風旌彩」、「南國羣僚袒祖筵」等描繪了送別的場景,而「笑譚追二疏」、「夢卜注三銓」則體現了對老先生高尚品德和未來美好預兆的讚美。後兩句「津門需餉身先急,會府兼漕脈自聯」突出了老先生的責任感和能力,最後以「元老只如尊泰岱,逍遙洛社碩真詮」作結,既讚美了老先生的地位,又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張鳳翼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伯起。嘉靖四十三年舉人。與其弟張獻翼、張燕翼並有才名,吳下號稱三張。善書,晚年不事幹請,鬻書以自給。好度曲,爲新聲。嘗作《紅拂記》等傳奇,有聲於時。曾爲《水滸傳》作序。有《處實堂集》、《占夢類考》、《文選纂注》、《海內名家工畫能事》等。 ► 10篇诗文

張鳳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