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峯次俞英之韻

· 張羽
天姥山高風露清,下方路轉上方平。 花先得日開偏早,鳥慣聞鍾宿不驚。 飛閣危從雲外起,回泉幽似鏡中傾。 夢遊更覺雲霓遠,儗借仙人鶴背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姥:山名,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東。
  • (nǐ):擬,打算。
  • 雲霓:雲和彩虹,比喻高遠。
  • 鶴背:仙鶴的背,常用來比喻仙境或高遠的地方。

翻譯

天姥山高聳入雲,風清露冷,山路從下方蜿蜒至上方,逐漸平坦。花朵因山高日照早而開得格外早,鳥兒習慣了鐘聲,即使在睡夢中也不驚慌。飛閣似乎是從雲外升起,顯得格外危險,迴旋的泉水幽深,彷彿從鏡中傾瀉而出。夢中游歷此地,更覺雲霓之高遠,打算借仙人的鶴背,輕盈地飛向那遙遠的高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天姥山的壯麗景色,通過「花先得日開偏早」和「鳥慣聞鍾宿不驚」等生動細節,展現了山中的寧靜與生機。詩中「飛閣危從雲外起,回泉幽似鏡中傾」以誇張的手法,勾勒出一幅超凡脫俗的仙境圖景。結尾的「夢遊更覺雲霓遠,儗借仙人鶴背輕」則表達了詩人對高遠境界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