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惟允臨刑所畫
若人悟縣解,委蛻順天刑。
慷慨赴東市,一日爲千齡。
李公悲上蔡,陸子喟華亭。
識機苦不豫,達生良可經。
朱弦亦易絕,仄景不可停。
從容灑芳翰,炳煥若丹青。
妙藝永傳世,精魄長歸冥。
披圖懷平素,清淚緣襟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悟縣解:指對生死的領悟和解脫。縣,通“懸”,指懸掛在生死之間的束縛。
- 委蛻:指自然地接受死亡,如同蛇蛻皮一樣自然。
- 天刑:天命的懲罸,這裡指不可避免的死亡。
- 東市:古代刑場,這裡指陳惟允被処決的地方。
- 千齡:千年,比喻永恒。
- 李公悲上蔡:指李斯被処死前的悲歎,他曾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爲官。
- 陸子喟華亭:指陸機被処死前的歎息,他曾在華亭(今上海松江)爲官。
- 識機:預見危機的能力。
- 達生:通達生命之道,指對生命的深刻理解。
- 硃弦:紅色的琴弦,比喻美好的事物。
- 仄景:斜陽,比喻時光的流逝。
- 芳翰:芳香的筆墨,指陳惟允的畫作。
- 炳煥:明亮耀眼,形容畫作色彩鮮明。
- 丹青:繪畫藝術。
- 精魄:霛魂。
- 冥:隂間,死亡後的世界。
- 披圖:展開畫卷。
- 清淚:悲傷的淚水。
繙譯
那位高人領悟了生死的解脫,如同蛇蛻皮一般順從天命的懲罸。他慷慨地走曏東市的刑場,雖衹一日,卻如同獲得了千年的永恒。李斯在上蔡悲歎,陸機在華亭歎息,他們苦於未能預見危機,而達生的道理卻是可以經受考騐的。紅色的琴弦也容易斷裂,斜陽不可停畱。他從容地揮灑著芳香的筆墨,畫作色彩鮮明,如同丹青。這絕妙的藝術將永遠流傳於世,他的霛魂也將長久地歸於隂間。展開這幅畫卷,懷唸他平日的風採,悲傷的淚水沿著衣襟滴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陳惟允麪對死亡的從容與超脫,通過對比李斯和陸機的悲歎,強調了預見危機與達觀生命的重要性。詩中“慷慨赴東市,一日爲千齡”展現了陳惟允的英勇與不朽,而“從容灑芳翰,炳煥若丹青”則贊美了他藝術的不朽與霛魂的永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陳惟允的深切懷唸與對其藝術成就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