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詩二十一首清河即事

十年憔悴一青袍,何事還家尚佩刀。 故國涼風吹燕雀,高城落日下蓬蒿。 空廬抱影無三窟,愁鬢經秋有二毛。 最是生平耽綠酒,陳卿常謫是西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青袍:古代低級官員的服裝。
  • 佩刀:佩戴的刀,這裏可能指官職或權力的象徵。
  • 故國:指故鄉。
  • 涼風:秋風。
  • 燕雀:小鳥,比喻平凡的人。
  • 高城:高大的城牆。
  • 落日:夕陽。
  • 蓬蒿 (péng hāo):野草。
  • 空廬:空蕩蕩的房屋。
  • 抱影:形容孤獨,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
  • 三窟:比喻多處藏身之地,這裏指沒有安身之所。
  • 愁鬢:因憂愁而變白的鬢髮。
  • 二毛:指黑白相間的頭髮,形容年老。
  • (dān):沉溺,愛好過分。
  • 綠酒:美酒。
  • 陳卿:指陳姓的官員。
  • 西曹:古代官署名,這裏可能指陳卿的官職。

翻譯

十年間,我瘦弱憔悴,身着低級官員的青袍,不知爲何回家時還帶着佩刀。故鄉的秋風吹動着燕雀,高大的城牆下,夕陽映照着野草。空蕩蕩的房屋裏,我孤獨地與自己的影子相伴,沒有安身之所。愁苦的鬢髮在秋天更顯蒼老,黑白相間。我一生最沉迷於美酒,陳姓官員常因職務被貶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員在外的孤獨與無奈,以及對故鄉的深深思念。詩中,「十年憔悴一青袍」直接表達了詩人長期的辛勞與低微的地位,而「何事還家尚佩刀」則透露出一種不解與迷茫。後句通過對故鄉秋景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和對家的渴望。最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即使處境艱難,依然保持着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官場的險惡與無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