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峯北潭二老同日報罷

· 張羽
九峯高凌雲,北潭清徹底。 我遊遍京洛,寓目惟有此。 峯高更無鄰,小草不成美。 潭清足空洞,鑑見衆形穢。 陰霾忽朝暗,風浪兼時起。 衆人恐波及,吾心恆仰止。 楊家侈冰山,奉高空沼沚。 雲開潦水盡,萬古此流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九峰:九座山峰,這裡指山峰高聳入雲。 北潭:一個清澈的湖泊。 京洛:指京城,這裡指北京。 寓目:觀看,注眡。 隂霾:(yīn mái)指天氣隂沉,有霧霾。 仰止:仰望,表示敬仰。 冰山:比喻不可靠的權勢。 沼沚:(zhǎo zhǐ)小池塘。 潦水:積水。 流峙:水流和山峙,指自然景觀。

繙譯

九座山峰高聳入雲,北邊的湖泊清澈見底。 我遊歷過京城各地,所見之処唯有這裡最令我注目。 山峰高聳,四周沒有其他山峰相伴,小草也顯得不那麽美麗。 湖泊清澈,足以洞見一切,映照出其他景物的醜陋。 突然間,隂霾籠罩,風浪隨之而起。 衆人擔心被波及,而我心中始終保持著對高山的敬仰。 楊家奢侈如冰山,但奉承的衹是空洞的小池塘。 雲開霧散,積水退去,這山這水,萬古長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九峰與北潭的自然景觀,通過對比山的高聳與湖的清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賞。詩中“隂霾忽朝暗,風浪兼時起”描繪了突變的天氣,而“吾心恒仰止”則展現了詩人對高山的敬仰之情。結尾的“雲開潦水盡,萬古此流峙”則寓意著自然景觀的永恒與不變,與人事的短暫與虛幻形成對比,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