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暘公房二首

孤絕江之島,棲遲隱矣身。 迷花翬似綺,在藻鱭如銀。 高枕流雲覆,清言白日淪。 山中許玄度,支遁好爲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焦山:位於江蘇省鎮江市的一座山,因東漢末年焦先隱居於此而得名。
  • 暘公房:可能是指焦山上的某個僧人或隱士的居所。
  • 孤絕:形容極爲孤立,與世隔絕。
  • 棲遲:停留,居住。
  • 迷花:指山中的花朵繁盛,使人眼花繚亂。
  • (huī):五彩的野雞。
  • (qǐ):有花紋的絲織品,這裏形容花朵美麗如綺。
  • 在藻:指魚在水中藻類中游動。
  • (jì):一種魚,這裏泛指魚類。
  • 高枕:形容無憂無慮,安然入睡。
  • 清言:清談,指高雅的談話。
  • 白日淪:白日西沉,指時間流逝。
  • 許玄度:東晉時期的名士,以清談著稱。
  • 支遁:東晉時期的著名僧人,與許玄度等名士交往甚密。

翻譯

孤立於江中的小島,我隱居於此,安頓了我的身軀。山中的花朵繁盛得如同五彩的綺羅,水中的魚兒在藻類中游動,閃着銀光。我無憂無慮地高枕而眠,雲霧覆蓋着我,清雅的談話伴隨着白日的西沉。在這山中,我彷彿成了許玄度,與支遁這樣的高僧爲鄰,真是好不愜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士在焦山暘公房的寧靜生活。通過「孤絕」、「棲遲」等詞語,表達了詩人遠離塵囂、尋求心靈淨土的願望。詩中「迷花翬似綺,在藻鱭如銀」以生動的比喻描繪了山中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結尾提及許玄度和支遁,暗示了詩人嚮往與高人雅士爲伍,追求精神上的交流與提升。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