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弇山公集王太史尊人宅

曲旃新立錦屏開,霽色花香散水隈。 但識高堂稱萬石,不知夾道有三槐。 朱扉夜奏雲和瑟,紫氣春浮沆瀣杯。 家食未曾空五鼎,寄來甘旨是鹽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曲旃(qǔ zhān):彎曲的旗幟。
  • 水隈(shuǐ wēi):水灣。
  • 萬石(wàn dàn):古代官職名,指高官。
  • 三槐(sān huái):古代指三公,即最高級別的官員。
  • 硃扉(zhū fēi):紅色的門。
  • 雲和瑟(yún hé sè):古代樂器名。
  • 紫氣(zǐ qì):祥瑞之氣。
  • 沆瀣(hàng xiè)盃:指美酒。
  • 家食(jiā shí):家中飲食。
  • 五鼎(wǔ dǐng):古代貴族的飲食器具,代表富貴。
  • 鹽梅(yán méi):調味品,比喻美味。

繙譯

彎曲的旗幟新立,錦屏展開,晴朗的天色與花香在水灣処散開。 衹知道高堂被稱爲萬石,卻不知夾道中還有三槐。 紅色的門在夜晚奏響雲和瑟的樂聲,紫氣在春天裡浮動,像是美酒一般。 家中的飲食從未空缺五鼎之盛,寄來的美味是鹽梅般的調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高官顯貴的家庭場景,通過“曲旃”、“錦屏”、“萬石”、“三槐”等詞滙展現了其顯赫的地位。詩中“硃扉夜奏雲和瑟”與“紫氣春浮沆瀣盃”兩句,以音樂和美酒爲媒介,傳達出家中的歡樂與祥和。結尾的“家食未曾空五鼎,寄來甘旨是鹽梅”則躰現了家中的富足與對美食的追求。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豐富,展現了明代士大夫的生活風貌。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