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介玉畫爲童中州掌教題

· 張羽
我識河東老詞客,鶴骨伶俜長八尺。白頭徒步拾公卿,人生變化誰能測。 將軍跋扈天爲傾,公持寸管力與爭。當時直氣動朝野,至今文采傳諸生。 諸生白麪今已老,三載儒冠空潦倒。罷歸百事無所爲,萬壑千巖恣揮掃。 丹丘玄圃落眼前,澗水松風鳴浩浩。由來絕藝出天機,肉眼紛紛爭醜好。 吳興博士今鄭虔,故山未歸雪滿顛。今年召對席屢前,蒙恩親賜水衡錢。 歸來見畫心茫然,拄杖欲問金華船。金華之洞小有天,下與五嶽相鉤連。 初平煉丹去成仙,弟兄聯袂風翩翩。洞前白石如羊眠,我欲訪之何由緣。 安得與子相周施,飢餐紫霞拾瑤草,石上一笑三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東老詞客:指韓介玉,河東人,擅長詩詞。
  • 鶴骨伶俜:形容人瘦長而精神矍鑠。
  • 跋扈:專橫暴戾,欺上壓下。
  • 寸管:指筆,比喻文人的力量。
  • 文采:指文學才華。
  • 潦倒:頹喪,失意。
  • 丹丘玄圃:神話中的仙境。
  • 天機:天意,也指自然界的祕密。
  • 肉眼:指凡人的眼睛。
  • 鄭虔:唐代畫家,此處比喻韓介玉。
  • 水衡錢:古代官府的錢幣。
  • 金華船:指前往金華的船隻。
  • 初平:指初平山,傳說中仙人煉丹的地方。
  • 聯袂:手拉手,比喻一同。
  • 紫霞:仙境中的雲霞。
  • 瑤草:仙境中的草。

翻譯

我認識那位河東的老詩人,他瘦高如鶴,精神矍鑠,身高八尺。他白髮蒼蒼,徒步行走,拾取公卿的遺物,人生的變化誰能預料。 將軍專橫,天下爲之傾覆,而老詩人卻用他的筆力與之抗爭。當時的正氣震動朝野,至今他的文學才華仍被學生們傳頌。 這些學生如今已老,三年的儒生生涯卻空虛潦倒。罷官歸來,無所事事,便在萬壑千巖間恣意揮灑筆墨。 仙境般的景色彷彿就在眼前,澗水松風聲聲浩蕩。真正的藝術天賦來自天意,凡人的眼睛又怎能分辨美醜。 吳興的博士,如今的鄭虔,他的山還未歸,雪已滿頭。今年被召對答,屢次上前,蒙恩賜予水衡錢。 歸來看到這幅畫,心中茫然,拄着柺杖想要詢問前往金華的船。金華的洞天小有天,與五嶽相連。 初平山上的仙人煉丹成仙,兄弟們手拉手,風姿翩翩。洞前的白石如同羊羣,我欲前往探訪,卻無從下手。 真希望能與你一同周遊,飢餐仙境的紫霞,拾取瑤草,石上一笑,三千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韓介玉老詩人的形象和他對藝術的追求。通過對比將軍的跋扈與老詩人的文采,強調了文化的力量。詩中流露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藝術的讚美,展現了詩人對超脫塵世、追求藝術至高境界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老詩人及其藝術的敬仰之情。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