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子遷遊大學

一時清豔羨潘郎,西學長安詣太常。 此去金莖泠露下,爭看玉樹紫微旁。 青雲冠蓋猶千騎,綺陌煙花更萬行。 最是滎陽才獨步,綵毫應待奏明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潘郎:指潘子遷,詩中的主人公。
  • 西學:指到西方學習。
  • 長安:古代中國的首都,這裏指代京城。
  • 太常:古代官職名,這裏指代朝廷。
  • 金莖:指宮殿中的柱子,這裏比喻朝廷。
  • 泠露:清涼的露水,這裏比喻清新的環境。
  • 玉樹:比喻英俊的人才。
  • 紫微:古代星官名,這裏比喻朝廷。
  • 青雲:比喻高官顯貴。
  • 冠蓋:指官員的帽子和車蓋,這裏比喻官員。
  • 綺陌:繁華的街道。
  • 煙花:指繁華的景象。
  • 滎陽:地名,這裏指潘子遷的故鄉。
  • 綵毫:指文采。
  • 明光:指朝廷的光輝。

翻譯

大家都羨慕潘子遷的清秀和才華,他前往京城學習,準備進入朝廷。這次他將在朝廷的清涼環境中,成爲衆人矚目的英才。儘管他周圍有許多高官顯貴和繁華景象,但他的才華在滎陽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文采將等待着在朝廷中展現。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潘子遷的才華和前程,通過對比繁華的京城和潘子遷的故鄉滎陽,突出了他的獨特和出衆。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徵,如「金莖泠露」和「玉樹紫微」,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對潘子遷未來成就的期待和讚美。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