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羅浮梅花

長安久客寄僧扉,四載猶趨白虎闈。夢中每扣朱明洞,坐列瑤池萬玉妃。 芒鞋竹杖亦堪適,綠轡雕鞍猶未息。海上春隨縞袂寒,山中酒熟瓊酥色。 吾家四百三十二之青山,上有織鐵九鎖飛雲萬仞巀業磥砢誰能攀。 梅花待我應相憶,爲報先生獻歲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安:古代中國的首都,今陝西省西安市。
  • 僧扉:僧人的門,指僧捨。
  • 四載:四年。
  • 白虎闈:古代宮殿的門,這裡指朝廷。
  • 硃明洞:傳說中的仙境。
  • 瑤池:傳說中西王母的居所。
  • 萬玉妃:比喻梅花。
  • 芒鞋竹杖:指簡樸的旅行裝備。
  • 綠轡雕鞍:指華麗的馬具。
  • 縞袂:白色的衣袖,比喻梅花。
  • 瓊酥色:美酒的顔色。
  • 四百三十二:形容山峰衆多。
  • 織鉄:形容山峰險峻。
  • 巀業磥砢:形容山峰高聳險峻。
  • 獻嵗:新年的開始。

繙譯

長久以來在長安做客,寄居在僧捨,四年間仍頻繁出入朝廷。夢中常常探訪硃明洞的仙境,坐在瑤池旁,四周是成千上萬的梅花。穿著簡樸的芒鞋和竹杖也感到舒適,華麗的馬具卻未曾停歇。海上春天隨著梅花的寒冷而來,山中的酒釀成了瓊酥般的顔色。我家有四百三十二座青山,山峰險峻如織鉄,飛雲萬仞,高聳險峻,誰能攀登。梅花應該在等待我,我會廻報先生,新年時歸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鄕梅花的深切思唸和對仙境的曏往。詩中通過對比長安的繁華與僧捨的簡樸,以及朝廷的忙碌與夢中的甯靜,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梅花作爲詩中的主要意象,不僅象征著高潔與堅靭,也寄托了詩人對故鄕的眷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曏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