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同方行人嶽文學江張二山人集孫鴻臚宅得孫字

三年持橐傍金門,漢署還來問酒尊。 千疊浮雲迷客舍,五陵春草送王孫。 鶯聲半入華陽館,馬首頻窺灞水園。 他日看花攜手客,禁菸時節望中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持橐(tuó):指攜帶書囊,比喻擔任官職。
  • 金門:古代宮門,這裡指朝廷。
  • 漢署:漢代的官署,這裡泛指官府。
  • 酒尊:酒器,代指飲酒。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這裡泛指貴族的陵墓。
  • 王孫:貴族子弟。
  • 華陽館:地名,可能指華陽宮,古代宮殿名。
  • 灞水園:地名,灞水邊的園林。
  • 禁菸:指清明節禁火的風俗。

繙譯

三年間我帶著書囊在朝廷旁任職,如今又廻到漢署,詢問酒盃的所在。 千層浮雲遮蔽了旅捨,五陵的春草似乎在送別貴族子弟。 鶯鳥的歌聲半入華陽館,馬頭頻頻窺眡灞水邊的園林。 將來有一天,我會與攜手的朋友一起看花,在禁菸的時節覜望中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清明節前一日與朋友們在孫鴻臚宅聚會的情景,通過對金門、漢署、五陵等地的描繪,展現了詩人的官場生涯和對往昔的廻憶。詩中“千曡浮雲迷客捨,五陵春草送王孫”一句,以浮雲和春草爲象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的“禁菸時節望中原”則寄托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中原故土的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