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泛樓船作軍樂

江上重陽霽色鮮,晚攜賓從上樓船。 鼓笳月似登樓夜,戈甲秋如下瀨年。 滄海東南風九萬,浮雲西北路三千。 繞歌欲奏從軍曲,醉放中流一扣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霽色:雨後天晴的景色。
  • 賓從:賓客和隨從。
  • 鼓笳:古代軍中樂器,鼓和笳,用以指揮軍隊。
  • 戈甲:古代兵器,戈和甲,泛指武器裝備。
  • 下瀨:指水邊。
  • 滄海:大海。
  • 繞歌:古代軍樂的一種,也稱「鼓吹」。
  • 扣舷:敲打船舷,古代一種擊節方式。

翻譯

在江上,重陽節的晴朗天空格外鮮明,傍晚時分,我帶着賓客和隨從登上樓船。月光下,鼓聲和笳聲彷彿是登樓賞月的夜晚,而秋天的戈甲則讓人想起那些在水邊戰鬥的年月。東南方向的大海,風力強勁,彷彿能吹動九萬里;西北方向的浮雲,路途遙遠,似乎有三千里。我想要演奏一首軍樂,圍繞着軍歌,醉意中放聲歌唱,一邊敲打着船舷,一邊隨着水流漂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江上的壯麗景象,通過鼓笳、戈甲等軍樂元素,營造出一種豪邁的軍旅氛圍。詩中「滄海東南風九萬,浮雲西北路三千」運用誇張手法,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和遙遠的旅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遠方的嚮往。結尾的「繞歌欲奏從軍曲,醉放中流一扣舷」則體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軍旅生活的熱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