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鍾給事道復招同陸文學伯生李孝廉季宣雨花臺玩月得香字

高臺一上散蒼茫,歌吹何期其夕郎。 冰淨競傳希逸賦,風流新挹令公香。 夜疑海上開龍藏,涼入江頭涌雁堂。 坐久天花還欲落,萬山秋色照持觴。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鍾給事:官職名,給事中,負責諫諍和審覈詔令。
  • 道復: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陸文學:官職名,文學,負責編纂國史和撰寫文章。
  • 伯生: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李孝廉:官職名,孝廉,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方式。
  • 季宣: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希逸賦:指東晉文學家謝靈運的《登池上樓》詩,其中有「希逸賦」之句。
  • 令公香:指唐代文學家令狐楚的詩文,因其文采斐然,故稱「令公香」。
  • 龍藏:佛教術語,指佛經的寶庫。
  • 雁堂:指高大的建築,因其形狀似雁,故稱。
  • 天花:佛教術語,指天上的花朵,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 持觴:舉杯飲酒。

翻譯

登上高臺,四周的景色在蒼茫中散開,不知何時能聽到歌吹聲,期待着那位夜晚的官員。冰淨的水面讓人想起謝靈運的詩賦,新近感受到的風流氣息如同令狐楚的文采。夜晚彷彿海上開啓了佛經的寶庫,涼爽的氣息涌入高大的建築。坐久了,彷彿天上的花朵也要落下,萬山的秋色映照着我們舉杯飲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雨花臺賞月的情景,通過高臺、歌吹、冰淨的水面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巧妙地融入了歷史人物和佛教元素,如謝靈運的詩賦和佛經的寶庫,增添了詩的文化底蘊和神祕感。最後,以天上的花朵和萬山的秋色作結,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感知。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