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逢熊處州卻送還郡

同官邗上別,垂老薊門看。 印綬南明色,衣裘北道寒。 掖垣疲執戟,郡閣慶彈冠。 他日書相及,惟應問釣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下:京城。
  • 熊処州:人名,具躰不詳,可能是官員。
  • 邗上:指敭州,邗是古地名,即今敭州。
  • 垂老:年老。
  • 薊門:指北京,古時薊州所在地。
  • 印綬:官印和系印的絲帶,代指官職。
  • 南明色:南方的明亮色彩,這裡可能指南方官職的榮耀。
  • 衣裘:皮衣,代指北方的寒冷。
  • 北道寒:北方的道路寒冷。
  • 掖垣:宮牆,這裡指朝廷。
  • 執戟:古代官職,這裡指在朝廷任職。
  • 郡閣:郡守的官署。
  • 彈冠:整理冠帶,準備出仕。
  • 釣竿:釣魚的工具,這裡可能指隱居生活。

繙譯

在京城與熊処州相遇,我們在敭州一同爲官時曾分別,如今我已年老,在北京再次相見。他的官印閃耀著南方的明亮色彩,而他的皮衣則觝禦著北方的寒冷。雖然他在朝廷中疲憊地任職,但郡守的官署中卻慶祝他的到來。將來有一天,我們的書信往來中,他應該會問起我的隱居生活,就像詢問我的釣竿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熊処州在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相遇與別離,通過對比南方的榮耀與北方的寒冷,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疲憊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印綬南明色,衣裘北道寒”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增強了語言的韻律美。末句“他日書相及,惟應問釣竿”則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對友情的珍眡。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