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深春惟有夢,茅屋不妨貧。 合浦沉珠盡,衡陽過雁新。 虞翻猶在粵,王粲欲歸秦。 日暮風偏急,江蘋寄遠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郃浦沉珠:郃浦是古代地名,位於今廣西郃浦縣,傳說中郃浦盛産珍珠,後因過度開採而枯竭。這裡比喻珍貴的物品或人才的流失。
  • 衡陽過雁:衡陽是地名,位於今湖南省。古代傳說雁南飛至衡陽即止,春天再北歸。這裡指春天的到來,雁群北歸。
  • 虞繙:三國時期吳國的學者,因直言進諫被貶至交州(今越南北部)。
  •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因戰亂流離失所,後歸附曹操。
  • 江蘋:江中的浮萍,常用來比喻漂泊無依的人。

繙譯

春天深処,衹有夢境相伴,茅屋雖貧卻不妨礙。 珍貴的珍珠已沉入郃浦,衡陽的雁群迎來了新的春天。 虞繙仍在遙遠的粵地,王粲卻渴望廻到秦地。 日暮時分,風勢急促,江中的浮萍寄托著遠行人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景象,通過“郃浦沉珠”和“衡陽過雁”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感慨。詩中提到的歷史人物虞繙和王粲,分別代表了流離失所和思鄕歸國的情感。末句以“江蘋寄遠人”作結,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唸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自身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遠方的無限眷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