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吳虎臣過同賦

雲樹高齋萬疊屏,故人來似涉殊庭。 天連銀闕三山白,水作瑤池一鳥青。 授簡豈能樑苑賦,披蓑惟憶楚江聽。 愧君坐上陽春曲,夜半持觴笑獨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虎臣:人名,可能爲詩人的朋友。
  • 高齋:高雅的書房或居所。
  • 萬疊屏:形容雲樹重重疊疊,如同屏風。
  • 涉殊庭:涉,經過;殊庭,異域,這裏指吳虎臣的到來如同來自異域。
  • 銀闕:銀色的宮闕,指仙境。
  • 三山:神話中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位於崑崙山。
  • 一鳥青:指水面上的一隻青鳥。
  • 授簡:給予書寫用的竹簡,這裏指寫作。
  • 梁苑賦:指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在梁園所作的《子虛賦》。
  • 披蓑:穿着蓑衣,指隱居或閒適的生活。
  • 楚江聽:指在楚江邊聽濤聲,這裏可能指詩人嚮往的隱逸生活。
  • 陽春曲:高雅的音樂或詩歌。
  • 持觴:拿着酒杯。
  • 獨醒:獨自清醒,指不隨波逐流。

翻譯

在高雅的書房中,雲樹重重疊疊如同屏風,故友吳虎臣的到來彷彿來自異域。天邊連接着銀色的仙境,三座仙山顯得格外潔白,水面上瑤池中一隻青鳥飛翔。我雖被授予寫作的機會,卻難以寫出梁園那樣的賦文,穿着蓑衣只願回憶在楚江邊聽濤聲的時光。慚愧於你演奏的高雅音樂,夜半時分,我獨自持杯笑着保持清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雪中友人來訪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才華的讚賞。詩中「雲樹高齋」、「銀闕三山」、「瑤池一鳥」等意象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與「授簡」、「披蓑」等動作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創作和自然生活的雙重追求。末句「夜半持觴笑獨醒」則透露出詩人對世俗的超然態度,體現了其獨立不羣的人格魅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