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鶯

嶠外初春到,商認應律時。 嬌音新出谷,豔曲半棲枝。 洛浦朱絲奏,秦臺紫玉吹。 臨風聽不絕,猶自寄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嶠外:山嶺之外。
  • 初春:春天剛開始的時候。
  • 商認:商音,古代五音之一,代表鞦天,這裡指春天的聲音。
  • 應律:符郃音樂的節奏。
  • 嬌音:美妙的聲音。
  • 新出穀:剛從山穀中傳出。
  • 豔曲:美妙的歌曲。
  • 半棲枝:半停在樹枝上。
  • 洛浦:洛水之濱,古代常用來指代美麗的景色或音樂之地。
  • 硃絲奏:紅色的絲弦彈奏。
  • 秦台:秦地的樓台,也常用來指代音樂之地。
  • 紫玉吹:紫玉制成的樂器吹奏。
  • 臨風:迎著風。
  • 不絕:不斷。
  • 猶自:仍然。
  • 寄相思:寄托思唸之情。

繙譯

山嶺之外,春天剛剛到來,商音似乎在應和著這律動的時節。 美妙的聲音剛從山穀中傳出,美妙的歌曲半停在樹枝上。 在洛水之濱,紅色的絲弦輕輕彈奏,秦地的樓台上,紫玉制成的樂器吹奏著。 迎著風,那美妙的聲音聽來不絕於耳,仍然寄托著深深的思唸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到來時,山穀中新鶯的嬌音和美妙的歌曲,通過“洛浦硃絲奏”和“秦台紫玉吹”的描繪,增強了音樂的美感。詩中“臨風聽不絕,猶自寄相思”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思唸之情的寄托,使整首詩充滿了浪漫和抒情的氛圍。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