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元美

弇山把袂忽三秋,自向滄江伴白鷗。 謝傅故應憐小草,張融猶得住扁舟。 砂求勾漏今非令,瓜種青門舊是侯。 縹緲樓高飛夢遠,爲君支策上羅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弇山:指王世貞,字元美,號弇州山人,明代文學家。
  • 把袂:握手,表示親密。
  • 三秋:三年。
  • 滄江:指江水,這裏比喻隱居之地。
  • 謝傅:指南朝宋的謝靈運,曾任傅。
  • 小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 張融:南朝宋文學家,字景陽。
  • 扁舟:小船。
  • 勾漏:地名,今廣西北流市。
  • 青門:指漢代長安城東門,這裏泛指隱居之地。
  • 縹緲:隱約,模糊。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這裏指隱居之地。

翻譯

與王元美握手告別已過三年,我獨自在江邊與白鷗爲伴。謝靈運或許會憐惜我這微不足道的人,張融依然能住在小船上。如今不再是勾漏令,在青門種瓜的舊侯爵。高樓隱約,夢想遙遠,爲了你,我支撐着登上羅浮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王元美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多個典故,如謝靈運、張融等,展現了詩人對前賢的敬仰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通過對「弇山」、「滄江」、「白鷗」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最後兩句「縹緲樓高飛夢遠,爲君支策上羅浮」,更是將思念之情與隱逸之志融爲一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隱居生活的無限嚮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