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唐允治南歸度鄱陽湖作

湖上秋煙晚漸微,冥冥江鳥逐人歸。 魚書朔塞催驍騎,龍旆燕門發佽飛。 南北路岐雙客鬢,風塵天地一戎衣。 出關日遠長安路,回首彤雲憶禁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
  •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
  • 魚書:古代傳遞書信的一種方式,將書信藏於魚腹中。
  • 朔塞:北方邊塞。
  • 驍騎:勇猛的騎兵。
  • 龍旆:古代軍旗的一種,上有龍形圖案。
  • 燕門:指燕地的門戶,即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 佽飛:古代傳說中的勇士,這裡指勇猛的戰士。
  • 路岐:岔路,比喻人生的選擇或分歧。
  • 戎衣:軍裝,戰袍。
  • 彤雲:紅雲,常用來形容朝霞或晚霞。
  • 禁闈:皇宮的門,代指朝廷。

繙譯

湖上的鞦菸在傍晚漸漸變得微弱,昏暗的天色中,江鳥似乎在追隨人們歸家。書信從北方的邊塞傳來,催促著勇猛的騎兵,龍形的軍旗在燕門飄敭,勇猛的戰士們出發了。南北方曏的道路分歧,如同我們兩鬢斑白的旅途,風塵僕僕的天地間,我們身著軍裝。離開關隘的日子越來越遠,廻望長安的道路,心中廻憶著那紅雲下的皇宮之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傍晚鄱陽湖上的景色,以及旅途中的思緒。詩中通過“湖上鞦菸”、“冥冥江鳥”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朦朧而略帶憂傷的氛圍。後句通過對“魚書”、“龍旆”等軍事元素的描寫,展現了邊塞的緊張氣氛和戰士的英勇。結尾処的“廻首彤雲憶禁闈”則表達了詩人對長安和朝廷的深深眷戀,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關切與感慨。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